臺否認百名太空專家投奔大陸
時間:2012-07-05 09:57 責任編輯:789游戲中心_零點棋牌-官網app下載 來源:789游戲中心_零點棋牌-官網app下載 點擊: 次
據《中國時報》8日報道,近幾年神舟宇宙飛船每次順利升空,大陸媒體都會提到一位來自臺灣的科學家李椿萱,說他參與神舟六號發射計劃,并披露大陸太空機構迄今已引進百余位臺灣科學家,“令一些真正在臺灣打拼的航天專家感到不可思議”。
《中國時報》援引大陸某官方媒體的報道稱,2005年10月,神舟六號宇宙飛船搭載兩名航天員順利升空,參與的科學家有一位來自島內,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計算流體力學實驗室主任李椿萱。他是“出生于臺灣的外省人”,成功大學畢業,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后來到大陸,“換言之,他并未返臺就職”。
《中國時報》接著引用北航官網的介紹稱,李椿萱1980年回大陸,任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,參與大型運載火箭及天地往返系統的發展規劃與概念研究,先后獲得國防科工委863計劃先進工作者、解放軍總裝備部863計劃先進個人等稱號,1997年當選工程院院士。
《中國時報》聲稱,李椿萱接受大陸媒體訪談,說出一些并非親身經歷而關乎臺灣科學家投效大陸的內情,“似是而非,令人不解”。《中國時報》稱,李椿萱引用友人的話說,當年陳水扁掌權,大量起用有“臺獨”傾向的美籍臺人分掌要職,“不問專業,只問立場”,甚至讓學土木工程的人當噴射研發組的主管,而這些主管私下談話常常提到“外省人不可相信”,“這正是李椿萱等科學家陸續辭職回大陸的原因”。
《中國時報》還稱,大陸媒體說太空科技研發人員眾多,“來自島內的不下百人”。對此,兩位不愿具名的島內航天專家深表懷疑,并聲稱這是大陸的所謂“統戰”招數。
《中國時報》8日援引島內專家的話稱,臺灣的航天發展是由“科技教父”李國鼎打下的根基,共分“行政院”航天小組、臺翔公司與“國科會”太空計劃室三個系統進行;陳水扁上臺后,確實重用一些“臺獨”人士,主要是在太空計劃室,就連衛星名稱“華衛”都改成了“福衛”。但即便如此,太空事業發展不可能一夕間全部替換。一位島內航天專家還說,他近年常去大陸交流,聽過有幾位同行應臺商之邀去大陸發展,但都不做老本行。
- ·臺灣這下窮了再憂債務危機(2013-03-07)
- ·臺“總統”大選 宋楚瑜出戰嗎?(2012-07-05)
- ·蔡英文入主后民進黨“獨性”不見了(2012-07-05)
- ·連戰屢用“三字經”問候馬英九(2012-07-05)
- ·馬英九提臺灣戰略“三道防線”(2012-07-05)